各班级:
为在我校推动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面向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举办的比赛。大赛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培养实践能力为宗旨,综合考察参赛团队的创意、设计和工程实现能力,为探索网络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支持。经研究决定,举办2025安徽省大学生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创新设计大赛暨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创新设计大赛的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蚌埠工商学院在校在籍的学生
报名队伍:每支参赛队队员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并要求每一名教师作为第一、第二指导老师分别不超过2项,总数不得超过4项;每一位学生只能在同一赛项的一个队伍中参加比赛,参赛项目不超过2项。
二、比赛性质与组织机构
安徽省大学生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创新设计大赛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省级B类学科和技能竞赛。2025安徽省大学生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创新设计大赛暨省赛的校内选拔赛由蚌埠工商学院创业学院主办,数据科学协会承办。
三、大赛主题
(一)创意赛
创意赛分网络系统与安全设计及应用和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应用两个主题。
主题一:网络系统与安全设计及应用。该主题主要考察选手通过对该主题的理解和网络知识的掌握进行创作设计。内容包括组网设计、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网络安全方案设计、网络应用等。综合考察参赛作品网络系统与安全设计的创新性、科学性及实用价值。
主题二: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该主题综合考察分布式系统设计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及实用价值。内容包括:云计算系统,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
(二)技能赛
技能赛分为大数据应用、区块链技术应用、龙架构容器云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四个主题。
主题一:大数据应用。该主题考核技术面涵盖:大数据平台部署与使用、大数据清洗和存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可可视化图表构建、模型评估与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参赛选手的大数据应用能力。
主题二:区块链技术应用。该主题在区块链技术、功能开发、系统应用等基本技能考核的基础上突出企业所需专业技能及新技术应用。除了基本技能外,还考察参赛团队、选手创新创意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沟通及组织管理能力等。
主题三:龙架构容器云技术与应用。该主题考核基于龙架构的平台的集群架构设计、集群搭建、集群内系统部署及运维、弹性和可伸缩性、高可用性、快速迭代等龙架构容器云技术基本技能考核及应用。除了基本技能外,还考察参赛团队、选手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沟通及组织管理能力等。
主题四:网络安全
A-网络漏洞挖掘与防范。该主题考核漏洞安全基础知识:WEB安全、主机安全、协议分析、数据库安全和加解密隐写、数字取证、无线安全、基本编程、Python等。针对面向互联网的业务系统,模拟白客进行系统扫描,有效识别、发现安全漏洞和隐患(包括但不仅限于通用性漏洞、数据库漏洞、服务器软件漏洞、Windows密码获取、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漏洞),通过分析漏洞原理,通过技术手段对业务系统的漏洞进行加固和防范,保障业务系统安全运营。
B-APT网络安全与取证溯源。该主题针对网络安全中的热点攻击事件涉及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竞赛内容涵盖侦查跟踪、武器构建、载荷投递、漏洞利用、安装植入、命令与控制、目标达成等攻击手法,并综合多种攻击途径来测试网络防御手段的突破力以及取证溯源能力。考核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Web安全、终端安全等。
四、参赛规则及奖项设置
1、校级赛规则
大赛主要面对本校普通本科和专升本在校学生。比赛确定校级一、二、三等奖的获奖名单和晋级省赛的名单。技能赛采取统一命题,公平竞赛的方式。(注:晋级省赛名单将采取校赛名次筛选)
2、评分标准
创意赛—网络系统与安全设计及应用评分标准
评分类别 | 评分项目 | 评分内容 |
设计创新 (40分) | 科学性(10分) | 方案的设计及实现方法符合科学规律。 |
创新性(10分) | 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有创新点。 | |
可行性(10分) | 通过方案论证,可以实现方案的主要功能。 | |
实用价值(10分) | 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推广应用价值。 | |
技术要求 (40分) | 网络系统拓扑结构的合理性(15分) | 满足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等主要特征,拓扑结构设计合理。 |
技术难度(15) | 网络协议选择、设备选型、配置准确性、网络优化。 | |
安全性(10) | 网络安全性设计。 | |
展示答辩 (20分) | 作品展示(10分) | 完整展示作品设计的功能。 |
阐述答辩(10分) | 作品程序语言精练准确,答辩思路清晰。 | |
附加分 (10分) | 拥有独立知识产权、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10) | 提供项目获得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授权文件,与企业签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突出项目的实用性证明材料。 |
创意赛—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评分标准
评分类别 | 评分项目 | 评分内容 |
设计创新 (40分) | 科学性(10分) | 方案的设计及实现方法符合科学规律。 |
创新性(10分) | 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有创新点。 | |
可行性(10分) | 通过方案论证,可以实现方案的主要功能。 | |
实用价值(10分) | 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推广应用价值。 | |
技术要求 (40分) | 实现云计算系统主要特征 (30分) | 满足云计算系统的主要特征:虚拟化、弹性服务、资源池化、按需服务、服务可计费等。 |
技术难度(10) | 相关技术的应用;系统功能的实现难度。 | |
展示答辩 (20分) | 作品展示(10分) | 完整展示作品设计的功能。 |
阐述答辩(10分) | 作品程序语言精练准确,答辩思路清晰。 | |
附加分 (10分) | 拥有独立知识产权、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10) | 提供项目获得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授权文件,与企业签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突出项目的实用性证明材料。 |
技能赛—大数据应用评分标准
评分类别 | 评分项目 | 评分内容 |
大数据平台部署与使用 (25分) | 平台组件部署 (15分) | 熟悉大数据平台组件的架构及原理,能够正确配置集群中的各个节点;能够根据指定的大数据平台组件,搭建完全分布式集群,并配置集群的运行环境及其他配置文件。 |
平台组件使用 (10分) | 利用大数据平台组件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和计算,确保能够使用搭建好的集群成功进行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处理。 | |
大数据清洗与存储 (25分) | 数据预处理 (25分) | 掌握数据清洗、分析、存储的方法,能够通过合理高效的代码完成对数据的读取、数据清洗和分析,包括对缺失值、重复值、异常值等脏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进行转换,提取合理数据,生成数据表;能够对生成的数据进行存储。 |
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25分) | 数据分析 (10分) | 能够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数据中的规律,提取有用的信息;能够根据数据特征和业务需求构建合适的指标和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评估指标情况。 |
数据可视化图表构建 (15分) | 能够通过Python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构建,呈现过程中除了能够通过已提供的模块进行指定数据的展示之外,也能够通过自由整理其它相关数据维度,并设计可视化模块进行数据展示,最终能够做到清晰直观的展示可视化结果,并考虑美观程度。 | |
大数据建模与评估 (25) | 数据建模 (15分) | 检查代码确认数据源的提取和载入是否正确,能够自行或根据题目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建模样本数据,并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实际的数据特性,选择合适或指定的算法构建模型;能够根据对应模型提供的可调参数,结合正确的调节方法与合理的参数设置,输入历史数据进行参数调节训练;本科组学生要求能够对更多、更为复杂的算法及算法参数进行调节训练。 |
模型评估 (10分) | 能够使用合适的评价指标对搭建的模型进行性能评估,分析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表现,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分析模型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能够针对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模型的实用性和效果。 |
技能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评分标准
评分类别 | 评分项目 | 评分内容 |
区块链理论知识考核 (40分) | 区块链职业综合素养 (5分) |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
底层技术(10分) | 围绕区块头、交易哈希、哈希指针、共识算法等区块链底层技术进行考察 | |
加密原理(10分) | 围绕加密、签名、区块结构等区块链技术原理进行考察 | |
实现机制(5分) | 围绕典型的区块链实现机制进行考察 | |
应用领域(5分) | 围绕区块链在金融、资产、通证等应用领域的结合进行考察 | |
技术特征(5分) | 围绕区块链的防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等技术特征进行考察 | |
区块链实操技能考核 (60分) | 共识算法(15分) | 主流共识算法的核心思想与原理应用 |
数字签名(20分) | 主要数字签名方案等原理及应用 | |
数据结构(10分) | 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区块链中的应用 | |
链上身份(15分) | 主流密码学算法区块链身份标识方面的应用 |
2、校级赛奖项设置
创意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队伍数约占报名队伍总数40%。
技能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队伍数约占报名队伍总数40%。
五、比赛报名
即日起接受参赛报名,本次报名请进入大赛交流群填写个人信息,后续官网报名会在大赛群里通知。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26日20:00。
参赛同学请加入QQ群:930093466(2025年安徽省大学生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创新设计大赛),大赛的相关信息将公布在该QQ群。
校赛时间:见群内具体通知
六、参赛须知及赛场纪律
1、大赛章程、竞赛大纲、后续通知、获奖名单等相关信息将由大赛组委会进行发布,请各参赛人员及时关注大赛官网。
2、参赛选手须遵守相关规定文明竞赛。如遇违规,按相关规定处理。
3、监考人员应遵循竞赛监考工作纪律,履行监考工作职责。
4、参加过历届省级及以上各项学科竞赛的获奖作品不允许参赛,一个作品只能参加同年份的一项学科竞赛,与往年获奖作品相比复制比过高的作品不予评奖。这些要求请学校和指导老师认真执行,由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出现上述情况组委会将根据情节轻重,向参赛学校通报、追究责任,同时取消竞赛成绩、申请教育厅收回已获奖项。